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 陈淡宁
2019年7月17日,“出梅”的杭州迎来了夏天的酷热。而这天下午3点,一场比酷夏更热的展览——“艺术与生活”·第二届优秀艺术设计作品展暨2019中国设计智造大奖作品展,在武林广场的浙江展览馆,拉开大幕。
此次展览参展的600多件作品,都是经过层层遴选的2019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参赛作品,展区分为文化创新、生活智慧、产业装备、前沿科技、信息交互、设计义乌专项奖等六大板块。
整个展览按照主题进行分组呈现,可以说是集实物展示、视听观摩、互动体验于一体的年度最全DIA奖作品大展。
而更重要的是,这个展览,可以让疲于奔命的你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
它展示了人生在各个阶段需要的东西,这里有婴儿车,也有洗车仪,有电动车,也有飞行仪,有能调节温差的衣服,也有小巧精致的自拍杆。
现场还有一只带尾巴的靠枕,你摸摸它,它的尾巴还会摆动。
对于一个渴望但无法饲养宠物的人来说,这无疑是相当好的慰藉。
展览上,文创产品类里包含文化礼品、文教用品、器物包装、时尚穿戴、餐饮器皿、家具灯具、社会创新等领域的产品与服务;
生活日用类包含电子数码、家用电器、厨房卫浴、老年用品、母婴用品、玩具乐器、运动休闲、防灾防护等领域的产品与服务;
产业装备类包含交通运输、医疗设备、建筑装备、农林装备、军用装备、办公设备、机械工具等领域的产品与服务;
科技前沿类包含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能制造、机器人等领域的产品与服务;
信息交互类包含工业生产、效率办公、城市服务、医疗健康、交通出行、休闲娱乐、社交通讯、生活家居、教育培训等领域的数字产品与服务;
而设计义乌类展区包括文体用品、玩具产品、箱包产品、其他产品四大参赛类别。
“这是中国工业设计领域首个国际化学院奖,意味着我们身负双重使命,在学术专业上会有奖项的标准和要求。”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组委会秘书长王昀介绍:“因为来自于浙江省人民政府的支持,我们也会有国际化和产业方面的诉求。”
以发现全球好设计为目标,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协办,浙江省人民政府支持的我国工业设计领域首个国际化的学院奖——中国设计智造大奖(Design Intelligence Award,简称“DIA”) 近年来一直备受设计圈关注。
今年入围DIA复评的设计作品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让它们完好无损地从世界各地来到杭州复评现场,对一个中国的国际性奖项来说也是一项挑战。
“DIA逐渐走向世界舞台,我很开心能在这里看到印度的作品。”世界设计组织(WDO)印度区域总顾问Pradyumna Vyas是第二次担任评委,他表示当下全世界的设计质量都在进步,设计水平也越来越高。中国设计智造大奖是最具权威性的奖项,为所有的好设计搭建了一个很好的舞台。
大赛的复评就是在浙江展览馆进行的。评审的专业性直接决定了一个赛事的水准和权威。
“这是一个很精彩的大赛!我看到很多作品质量都很高,而且涉及类别很广泛,从文化、科技到新型应用等等。”评审团成员罗切斯特理工学院设计学院教授Lorraine Justice兴奋地说到。
组委会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审议提名,保证评审团由来自全球各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业内专家构成。根据官方公布的评委名单,该届复评评审团由来自全球7个国家和地区的18位海内外专家组成,其中不乏世界知名院校学科带头人、设计组织代表、设计咨询公司创始人。评委专家按照参赛类别分为6组,对拥有复评资格的入围作品进行评审。
由公证人员全程监督评审,最终评选出2019年度“智造奖”与“专项奖”的所有获奖作品。获奖名单将于2019年7月19日公布。
2019 DIA奖自2月28日起启动征集,向全球专业设计师、设计机构、制造业及互联网企业开放奖项申报。
三个月内共收到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的7280件作品。其中,智造奖的申报数量较往年有所增长,新增斯洛文尼亚、阿富汗、罗马尼亚、巴基斯坦四个参赛国家。
迄今为止,DIA奖参赛者已覆盖全球五大洲的 56个国家和地区。经过本次复评会议的层层筛选,会选出智造奖与“设计义乌”专项奖的各大候选作品。
智造奖有金奖2项,100万/项;银奖10项,20万/项;铜奖10项,10万/项;佳作奖若干。
专项奖有一等奖2项,15万/项;二等奖3项,10万/项;三等奖5项,5万/项;优秀奖10项,1万/项。
“一个国家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个大命题,需要各方面共同配合协作,工业设计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抓手。我们希望通过打造一个国际性的工业设计大奖,借助它来聚集一批专家、设计师、创新创业者,甚至是一批已上市或未上市的产品等多方资源来共同助推转型升级。”王昀表示,评奖不是目的,促进行业内的思考以及探索各种产业转化的方式等方面才是未来关注点,这是DIA奖作为一个“学院奖”的独有属性。